《佛山市高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0—2035)》(下称《规划》)目前正在公示。
《规划》提出,高明要打造“湾区枢纽新门户、临空经济新中心、田园城市新样本”,到2035年,全面提升全区经济实力、科技实力、综合竞争力,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台阶,科技创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,建成高联动粤西综合交通枢纽、高水平对外服务配套窗口、高效率现代先进产业基地、高品质生态人文宜居城区。至2035年,全区常住人口不少于67万人,管理服务人口不少于80万人。
高明未来的发展动能从何而来?人口、城市和产业将如何布局?生态环境如何得到保护和改善?《规划》给出了不少答案。
新增“空港组团”
西部有望加速城镇化
从自身内部来看,按照《规划》,高明将形成“一轴两城三副”的城镇发展新格局。其中,“一轴”是指东西走向、从荷城一直延伸到更合的城市科创协同发展轴,“两城”是指东部的高明组团和西部的空港组团,“三副”是指杨和、明城、更合三镇。由此不难看出,高明未来将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,西部的城镇化进程有望提速。
在早些年佛山规划的“2+5”城市组团中,“高明组团”就是“5”中之一。此次新增“空港组团”,很显然,珠三角枢纽(广州新)机场的规划建设将加快高明西部的产城人发展。
城市空间规划结构图。图片来自《规划》
佛山的行政区划很像一个“人”字,高明就是左边撇出去的那一小段,大致呈东西走向,孤悬于西江西岸。一直以来,高明都存在着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。
荷城街道是高明的中心城区,而且毗邻西江,与广佛中心区距离更近,因此汇聚了全区七成左右的人口和经济体量。近几年,随着西江产业新城的规划建设和村级工业园改造等行动的推进,荷城整体的城市形态也在不断提升。
相比之下,杨和、明城、更合三镇人口少、产业弱,城镇化程度滞后。高明最西端的更合镇于2005年由原来的更楼镇、合水镇、新圩镇整合而成,直到目前,该镇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,旧城区发展不起来,新城区无法形成。
人口数据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明。从高明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来看,与2010年相比,荷城街道占高明全区人口比重上升1.80个百分点,杨和镇下降0.99个百分点,明城镇下降0.50个百分点,更合镇下降0.31个百分点,显示高明区内人口增长差异较大,人口流动向荷城街道聚集变化明显。
规划范围。图片来自《规划》
高明区委书记杨永泰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,在空间格局上,高明要打造东西部两个城市组团,中部则谋划乡村振兴示范带,从而实现全域高质量发展。《规划》把这一设想进一步明确和细化。
西部城镇化如何破局?更合镇委书记谭桂清表示,该镇将抢抓新机场加快规划建设的机遇,发挥广湛高铁、深南高铁规划建设的叠加效应,在规划产业格局的同时,做好城镇规划。
“不论是高铁还是高速公路,都是点对点的连接。地方公路如果不对接佛山新机场,机场的带动效应就无法发挥。因此,更合新城区的规划必须融入到立体交通的建设中去。”谭桂清表示,更合要做好新一轮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,确定中心选址,打造更合中心城区,用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,吸引、留住高端企业和人才。
突破“全面开放”
融入广佛连通大湾区外围
根据《规划》,高明不但位于融湾产业科创走廊上,还是西向经济联动发展轴的重要节点;高明中心城区是大湾区片区中心城市,临空经济区则是片区重点节点。
从这些与外部的衔接来看,高明不仅要融入佛山城乡共繁荣、五区同发展的城乡发展新格局,谋划广佛同城发展新格局,还将加强与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城市互动合作,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和领域。
高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六个新突破,“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取得新突破”正是其中之一。
该项“新突破”具体内涵在于:水陆空铁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,“2+5+1”开放发展平台体系基本建成,建立与广州、深圳全方位、多层次发展联动机制,成为广深港澳产业溢出的重要承载地,湾区枢纽新门户效应初步形成。
区域协同规划图。图片来自《规划》
高明是佛山五区中唯一不与广州接壤的区,而且位于珠江西岸,与广佛中心城区的交通连接更加困难。这也是高明发展滞后于佛山其他四区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如今这个局面正在转变。
今年1月26日,国家发改委批复《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(2021—2026年)》,包含串联高明等佛山西南部片区与中心城区的2号线二期。同月29日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,佛山市轨道交通局提出,2号线二期力争今年12月底开工,工期5年。
8月18日,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示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(含横六路同步实施工程)勘察设计咨询(第2次招标)定标结果,由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标。这一实质性的进展让高明离第一条地铁又近了一步。
在招商引资等工作上,高明也更倾向于广州、深圳等地。2017年底,以“新高明·新空港·新机遇”为主题的高明区招商引智推介大会在深圳举行,现场签约6个产业项目总额超120亿元。今年上半年,高明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92个,投资总额约213.65亿元。其中有多家深圳企业的身影。
高明把深圳作为招商和推介首选城市,目的就是要向深圳这个国际创新都市对标看齐,并借助这个国际大舞台,延揽各路英才,推动高明加快实现全方位的开放发展。目前,高明正在筹划再次赴深圳招商引智。
把目光转向粤港澳大湾区外部,高明本来就是珠三角和粤西、桂、黔等地区之间的重要通道;如今再加上珠三角枢纽(广州新)机场,高明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。不论是粤桂黔高铁经济带,还是珠江—西江经济带,高明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。
交通“承东启西”
提升对外交通辐射能力
不论是内部的均衡发展,还是对外的全面开放,交通规划都是关键要素,甚至是高明谋篇布局的最大“依仗”。
《规划》提出,高明要打造“立足广佛,服务粤西”的湾区西部门户。
具体而言,将谋划国家及区域运输通道,加快航空、铁路、港口等对外设施建设,构筑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和一体化对外交通体系,强化多式联运和集约化运输,提升高明区承东启西的对外交通辐射能力,打造湾区西部1小时生活圈、广佛肇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。
在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方面,高明将对接省、市综合交通骨干网布局,协助推进高快速铁路、高速公路和高等级航道网建设,形成多向立体、高效衔接的综合交通网络,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西部、广佛肇都市圈1小时通达,与佛山新高铁站、佛山西站、广州站等广佛主要枢纽45分钟通达。
《规划》列出了高明拟规划建设的主要交通设施:1座机场(珠三角枢纽(广州新)机场)、2个高铁站(高明高铁站、机场高铁站)、3条高速铁路(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、珠海至肇庆高速铁路、南宁至深圳铁路)、1条城际铁路(肇顺南城际铁路)、2条地铁线路(佛山地铁2号线二期、机场轨道交通快线)、7条高速公路(南沙至云浮高速公路、江肇第二高速、肇庆至高明高速公路、清远至高明高速公路、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等)。
“高明原来是交通落后,目前已有的交通设施基本齐全了。”据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高明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,选址位于沧江工业园的高铁站——高明站争取成为佛山西部第二大高铁站,仅次于佛山西站。
区域交通体系规划图。图片来自《规划》
日前,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《2021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专项资金(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)投资计划(第二批)的通知》,计划对全省80个重大项目给予29850万元支持。
其中,珠三角枢纽(广州新)机场获得1200万元支持。该机场在今年3月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,以高明更合北场址作为推荐场址。8月24日,佛山新机场大道一期工程项目勘察设计进行公开招标,该项目起于佛山更合大道,至机场专用线南。
珠肇高铁高明至肇庆东段获得800万元支持。珠肇高铁高明至肇庆东段是佛山“交通大建设”的重要内容。从规划路线上看,珠肇高铁高明至肇庆东段为重要的南北走向线路,可以使得高明串联珠海、肇庆,线路接驳广湛高铁,加密与广州等重要城市的联系。此前,有关部门介绍,珠肇高铁高明至肇庆东段将力争今年内开工建设。
■聚焦
三条控制线夯实发展基础
有山水田园,也有产业热土
“统筹划定了‘三条控制线’是此次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。”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高明分局相关负责人说,此次国土空间规划是推进“多规合一”后的首次规划,高明全面统筹了生态、农业、城镇三类空间,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、永久基本农田、城镇开发边界,把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、规划产业发展、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和推动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抓手,实施严格管控,夯实永续发展的基础。
守护佛山43%的生态保护红线
“高明的生态环境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态,还是整个佛山的‘生态屏障’。全市43%的生态保护红线都在高明。”该负责人说,除了交通规划建设,对生态的规划是高明此次国土空间规划的另一亮点。
《规划》提出,将衔接市域生态保护格局,依托高明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资源,结合区域空间分布特征,对区域内山体、森林、河流水库、田园、绿地等生态要素进行整合,构建“一屏、两脉、双楔、三核、四廊、多点”的生态空间格局。
其中,“一屏”是指西部山地屏障区;“两脉”是指西江生态水脉、高明河生态水脉;“双楔”是指凌云山沿广明高速城市绿楔和皂幕山至南海西岸—西樵山城市绿楔;“三核”是指皂幕山生态核、凌云山生态核、老香山生态核;“四廊”是指秀丽河、西安河、杨梅河、更楼河水生态廊道;“多点”则包括云勇山、泰康山、茶山等6大生态片区和智湖湿地公园、海滨湿地公园等重要湿地生态节点。
目前,高明区拥有桫椤1个自然保护区,智湖和海滨2个湿地公园,云勇等13个森林公园,其中云勇森林公园属于省级森林自然公园。
而且,高明55%的国土面积都是林地。“林地虽然没纳入最强的生态保护红线,但高速公路、高铁等要穿过的话,都要严格审核,层层审批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生态资源分布图。图片来自《规划》
生态空间规划结构图。图片来自《规划》
谋划推出更大连片工业园区
虽然高明不少国土空间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,但由于高明目前土地开发强度仅为13%左右,广阔的国土空间成为高明的“后发”优势。
高明目前正在4个镇街和西江产业新城重点布局“一镇一园”五大产业平台。位于更合镇的佛山(高明)万洋众创城是佛山市今年省重点项目、高明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平台,将主要引进装备制造、智能制造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五金塑料制造、电子信息、精密机械等相关产业,打造集生产制造、科技研发、仓储物流、金融服务和智慧园区管理于一体的产业园区。截至今年8月,该项目已引进11家优质企业,总成交额近2亿元。
其他四个平台也在有序推进:位于荷城街道的中南高科·高明智汇城项目部分厂房已交付,其余厂房正加快建设,目前已引进52家企业,其中规上企业21家,高新企业11家,已投产企业6家;位于杨和镇的平谦现代智造产业基地正开展厂房主体框架结构施工;位于明城镇的松澜(科曼斯)日本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部分厂房已完成地基基础施工;位于西江产业新城的鑫创AI国际科创智谷已建成首层展厅,高层写字楼等项目正加快建设。
此外,高明区还正在杨和、明城、更合三镇谋划三大“万亩工业产业园”,力争为企业提供更广阔、更优质的发展空间。
在8月31日召开的高明区工商联(总商会)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闭幕式上,杨永泰透露,高明还要谋划一个5万亩的临空经济产业园。
农业空间结构图。图片来自《规划》
■关注
高明将构建“一带三区多园”的农业空间格局
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
《规划》提出,依托高明独有区位、自然资源、农业产业基础,结合乡村振兴、临空经济等发展新机遇,高明将以乡村振兴战略引领,推进农业结构调整,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;衔接市级农业空间格局,结合农业空间适宜性评价成果,落实高明特色农业产业项目,按照上位规划定结构、综合评价定空间、特色产业定项目的总体思路,构建“一带三区多园”的农业空间格局,引导农业空间结构与功能的良性发展。
结合村庄特色,高明将改善环境品质,建设美丽岭南乡村。
具体而言,将加强农村规划建设,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,营造有别于城市的乡村风貌;落实“美丽高明大行动”,深化落实全域景观面貌提升,到2035年,全面建成一批高质量岭南特色精品乡村;推动城区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,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水平,健全优质教育、医疗资源城乡共享机制。到2035年,实现行政村文体活动中心、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全配套,全区村庄实现自来水、电力、通信线网全覆盖。
根据广东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日前通报,从县(市、区)考核情况来看,高明综合评价为“优秀”等次。这也是继2019年度后,高明连续第二年在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获评“优秀”等次。
近年来,高明区委、区政府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,顺利完成乡村振兴工作“三年取得重大进展”目标任务,农业农村呈现良好发展态势。
高明创新实施农业现代化“万亩工程”,目前万亩花海、万亩稻田、万亩坚果等项目已初见成效。2020年,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较2017年底增长87.7%,11个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壮大集体经济试点2020年度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0万元。
高明还结合“百里芳华”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,完成了4个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11个重点村建设,并结合开展“美丽高明”大行动,推动66%行政村(社区)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,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,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。
此外,《规划》提出,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要目标,高明将立足湾区门户枢纽区位优势与“一湖、两江、三山”等生态资源,结合古椰贝丘、乡村、红色、工业等文化元素,探索“山江田统筹、城镇乡一体、文产旅融合、新门户平台、新服务支撑”的高明全域旅游路径,主动融入广东省世界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,将高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度假生活目的地。
同时,强化乡村旅游和区内建立镇村联动、景村互动的良性发展体系,构建全域旅游整体格局,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,开创乡村振兴农文旅发展新局面。
■相关
优化城乡功能提升生活品质
在优化城乡功能与提升生活品质方面,《规划》提出,高明将划分城镇生活圈和乡村社区生活圈,有序推进宜居宜业宜游友好社区建设。
教育设施
按照高中、初中、小学、幼儿园千人学位数分别不低于40座、40座、80座、40座的标准,进一步完善教育设施配置,引导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分布、高质量发展。
医疗设施
综合医院千人床位数不低于4.8床/千人,按照3万—5万人一处标准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构建“综合医院—专科医院—专业卫生机构—基层医疗设施”的医疗服务体系,进一步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。
文化设施
每个镇街至少拥有1处文化活动中心,按照每0.5万—1.2万人标准设置1处社区文化活动站,构建“图书阅览设施、博物展览设施、表演艺术设施、群众文化设施”四类、“区级—镇街级—社区级”三级文化服务体系,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。
体育设施
每个镇街至少拥有1处室内体育场馆,每1.5万—2.5万人设置1处中型球类场地,每0.5万—1.2万人设置1处小型球类场地,构建“公共体育场馆、国民提质监测设施”两类、“区级—镇街级—社区级”三级体育服务体系,推进体育设施均等化、品质化发展。
社会福利设施
构建“机构养老设施、居家养老设施、儿童社会福利设施、残疾人社会福利设施”四类、“区级—镇街级—社区级”三级社会福利服务体系。
来源:南方日报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佛山财经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scjw.com/6046.html
佛山财经新传媒,是一家致力于提供佛山本地财经资讯、高端金融数据及产业报告的全媒体平台机构。我们向希望寻求真相的读者提供可信赖的信息源,以客观、专业的视角提供佛山热点财经资讯。投稿/商务邮箱:6311991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