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凰观察 | 十年砥砺,南海构建人才湾区新高地

十年砥砺,今展南海鲲鹏雄姿!

2021年10月11日,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:首届“南海鲲鹏人才节”盛大启动,南海再次对外发出招才引才的强烈信号;“鲲鹏人才论坛”精英荟萃,共聚一方,共同讲述南海与人才携手十年“闯关”的故事。

十年来,南海演绎了“人才立区”与一座城的相互成就

随着人才政策的不断迭代升级,人才生态环境的优化,南海迎来大好机遇,四方辐辏,为南海制造业转型升级奏响了时代最强音。

凤凰观察 | 十年砥砺,南海构建人才湾区新高地

国以才立,政以才治,业以才兴。南海人才工作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,十年发展,历尽艰辛,历史早已把南海的“功”和“人”紧紧联系在一起,人才成为南海发展的根和魂。

“南海鲲鹏人才节”启动仪式

“南海鲲鹏人才节”启动仪式

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提到,十年对于南海来说是一个节点,更是一个新的起点。今年初,南海面向全球发布“南海鲲鹏人才计划”,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。而以“南海鲲鹏境,筑梦创未来”为主题,举办的“南海鲲鹏人才节”,是对打造湾区人才高地的进一步宣示。

十年来,南海不断对人才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和补充,打造人才集聚“强磁场”,推动发展模式从“人口红利”向“人才红利”转变,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。

2011年,南海确立“人才立区”战略,把人才工作视作立区之本、发展之核。至此,南海人才引进的加速键被按下。

2012年,实施“蓝海人才计划”。随后,又推出“人才强企”系列举措。2018年实施人才新政,推出“名医工程”“名师工程”等重大人才扶持计划。一系列政策举措聚焦人才与创新发展,一大批国内外人才落户南海,外界盛赞“南海人才环境全国一流”。

2021年,南海重磅推出“南海鲲鹏人才计划”,擘画人才发展蓝图,以一份“英雄帖”向海内外展示全球招才引智的决心与诚意。

此次人才节打造“风、境、潮、汇”四大篇章,推出九个系列子活动,聚焦人才发展风向标,围绕社会、政策、服务、营商环境,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等四个维度,多维度展示开放包容、海纳英才的城市形象。

南海种种措施充分展现了“筑巢引凤”的态度和温度,传达出开放包容、广纳英才的信号,彰显了为各类人才奋勇创新、施展才华提供舞台的行动力。

南海以积极探索实践交出时代新答卷,如今,各方“阅卷人”给出评语,人才数据不可谓不耀眼。

从总量上看,“人才立区”实施十周年以来,全区人才总量超过57万人,建成了一支26.5万人规模的技能人才队伍,成为支持南海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基础力量。

从增量上看,十年来,南海引进和培育的院士、省级领军人才、省创新创业团队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从无到有,国家高层次人才人数增幅34倍,高新技术企业从75家增至2273家,增长29倍,排名全市第一;2020年底,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指标达19.25件。

规划指引未来,南海已在探索人才服务的征途上留下深深的足迹,人才发展的轨道愈加清晰。

越来越多的人在南海逐梦,南海成为无数奋斗者的新故乡!

凤凰观察 | 十年砥砺,南海构建人才湾区新高地

俗语说得好,“水往低处流,人往高处走”,实际上也代表着人往经济高地走。

2021年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(地级城市市辖区)榜单出炉,南海从全国700多个地级市辖区中脱颖而出,位列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二位。在全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,南海区始终保持在第一梯队,创造了县域经济发展“南海模式”。

季华实验室。( 季华实验室供图)

季华实验室。( 季华实验室供图)

强劲的人才聚集力,表明了南海是一片经济高地。同时,人才支撑也将是南海未来发展的底气。

当前,区域竞争“百舸争流”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,南海作为佛山千亿级的制造业大区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,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,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南海一道“必答之题”。

南海现有工业企业约6.9万家,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406家,南海企业95%以上都是中小微企业,数智化基础比较薄弱。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制造业是南海经济发展安身立命的根本,南海发展的历程、禀赋和定位,决定了南海注定要走现代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。

寥寥数语,南海背后却有着“千言万语”。

制造业要转型就要人才,要向前发展,就必须向科技创新发力,而科技创新的根本源泉在于人。可以发现,南海找到了发展的关键“密码”,不断出台政策吸引人才,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,构建湾区人才高地。

南海吸引人才并不单纯依靠一纸户口,足够有竞争力的就业环境,特别是有吸引力的企业,对人才选择至关重要。季华实验室建设仅一期就已聚集近千名高端科研人员,欢聚和虎牙项目的落户将带动超40家上下游企业进驻,吸引全球约13000名高素质技术人才……

众所周知,高端实验室、高等院校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高端人才。南海把目光聚焦在国内大院大所和专业机构丰富的人才及创新资源,与香港科技大学、清华大学材料学院、密西根大学等境内外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,共建科研机构和公共创新平台。截至目前,南海共有科技创新平台载体42个,吸引了包括院士、博士、博士后等超过5600多名以上高端人才聚集。

“桂城国际双创园”吸引了国家级孵化器品牌创客邦、英国阿斯顿大学中英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一批重量级项目进驻,成为广东省“互联网+创新创业示范镇”的标杆项目; 昭信企业集团通过三旧改造建成金谷·智创产业社区,吸引了一批8名国家高层次人才进驻……

人才赋能南海制造业变革,并成为产业业态、城市形态的有机变量。凤凰观察认为,一个个人才的引进,一个个顶尖团队落户的背后,并不仅仅只是数据的简单累计,更昭示着南海城市品牌效应的形成,经济实力的强劲。未来,南海要加快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、对外有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高地,加快人才高地的建设,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为各类人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平台。

凤凰观察 | 十年砥砺,南海构建人才湾区新高地

不久前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,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擘画蓝图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”,并明确指出“可以在北京、上海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”。

“鲲鹏人才论坛”专家学者樵山论道

“鲲鹏人才论坛”专家学者樵山论道

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不久,南海立即举办如此高规模格的人才活动,纵观全省乃至全国屈指可数。凤凰观察认为,如今人才的的作用日益显著,各大城市之间的“抢人”大战实际上是一场存量博弈。站在“十四五”的新起点上,南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重要的制造业基地,要如何把握人才机遇?一言蔽之,城市只有拿出足够的温度和诚意摆在人才的面前,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胸怀拥抱人才,那么不管是揽才还是“留才”才会获得可持续的胜利。

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大趋势下,今年佛山将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”作为“一号改革工程”,南海产业要转变为“南海智造”,打造一个产城人融合的南海,营商环境的建设必须摆在一个更重要位置,为企业和人才创新创业创造发展厚植土壤。

人才不仅是制造业转型的“必修课”,更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南海依靠人才走到今天,也必须依靠人才走向未来。

近年来,南海连续入选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”。经济发展活力、教育医疗水平、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,可以与一线部分城市相并肩。生活在南海,用小城成本,享受大城资源。南海每年教育事业投入占公共支出的20%以上。未来五年,南海将筹集不少于3万套租赁住房,进一步满足人才安居乐业的需求……

强烈的人才意识让南海求贤若渴,对于人才的评价标准也不拘一格,对不同类型人才不再是“一把尺子量到底”。

从启动“人才立区”战略到推进“南海鲲鹏人才计划”,人才政策扶持对象涵盖产业、社工、党政、农村等各支人才队伍,覆盖人才引进、培养、培训、评价、服务,以及创新创业孵化、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等各个环节的扶持。

在全区营造尊才重才爱才氛围,构建一站式精准服务体系,建立人才资金优先投入机制,设立“人才立区战略专项资金”。据资料显示,2011年以来,区镇两级累计投入人才科技专项资金近50亿元。2021年起,未来5年还预计投入50亿元。

近几年来,南海举办的的人才交流、人才招聘活动层出不穷。不管是此次的“南海鲲鹏人才节”,还是以往承接“海外人才归南海”海外人才专场招聘季、“四海英才·智创佛山”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活动、中高端人才对接会等等,无不是以最大诚意、最佳环境、最优服务向广大英才发出呼唤。

南海这片热土不只欢迎高端人才,各个梯队、各个层次的人才在这里都可以大展宏图、大展其长。

纵观南海发展历程,从“村村点火、户户冒烟”的村级工业园到千亿级制造业大区,从“把农村搞活变富”的全国样板到“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”,再到今天的省级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、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域等。正是因为在不断地探索中,勇于负重前行,书写了“产城人”融合的壮丽史诗。

“天下英才纷至沓来、源头活水驱动创新”的愿景正逐渐变为现实。我们希望,身负光环与压力的南海,未来十年再续“人才故事”。

出品:凤凰观察编辑部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佛山财经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scjw.com/6649.html

佛山财经新传媒,是一家致力于提供佛山本地财经资讯、高端金融数据及产业报告的全媒体平台机构。我们向希望寻求真相的读者提供可信赖的信息源,以客观、专业的视角提供佛山热点财经资讯。投稿/商务邮箱:63119918@qq.com

(0)
财经小编-郑郑的头像财经小编-郑郑官方团队
上一篇 2021-10-12 14:07
下一篇 2021-10-12 17:32

智能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微信关注